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转载】SEO为什么要求网页设计师用DIV+CSS布局网页?
阅读量:7121 次
发布时间:2019-06-28

本文共 134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

通常情况下,SEOer非常喜欢把一个网站做到最细节,在方面,有时与设计师沟通时,通常会问到:SEO为什么要求网页设计师用DIV+CSS布局网页?有什么好处之类的问题,其实SEO们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网页的内容更好的让搜索引擎抓取网页的内容,更容易评估网页内容的质量,这样有利于排名。这是SEO们的最基本的目的,当然CSS+DIV的好处并不局限于此,以下为详细的分析:

     主要就是通过对网站的结构,标签,排版等各方面的优化,使Google等搜索引擎更容易搜索网站的内容,并且让网站的各个网页在GOOGLE等搜索引擎中获得较高的评分,从而获得较好的排名。DIV+CSS网页布局对SEO有哪些影响呢?
  代码精简
  使用DIV+CSS布局,页面代码精简,这一点相信对XHTML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代码精简所带来的直接好处有两点:一是提高spider爬行效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完整个页面,这样对收录质量有一定好处;二是由于能高效的爬行,就会受到spider喜欢,这样对收录数量有一定好处。
  表格的嵌套问题
  很多网站如何推广的文章中称,搜索引擎一般不抓取三层以上的表格嵌套,这一点一直没有得到搜索引擎官方的证实。我的几项实验结果没有完全出来,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spider爬行Table布局的页面,遇到多层表格嵌套时,会跳过嵌套的内容或直接放弃整个页面。
  使用Table布局,为了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不得不套用多个表格。如果嵌套的表格中是核心内容,spider爬行时跳过了这一段没有抓取到页面的核心,这个页面就成了相似页面。网站中过多的相似页面会影响排名及域名信任度。
  而DIV+CSS布局基本上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XHTML在控制样式时也不需要过多的嵌套。
  这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还是建议使用Table布局的朋友们,在设计时尽可能的不要使用多层表格嵌套,SEOer们在文章中说明了这一点,相信他们也不是没有依据的。
  速度问题
  DIV+CSS布局较Table布局减少了页面代码,加载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在spider爬行时是非常有利的。过多的页面代码可能造成爬行超时,spider就会认为这个页面无法访问,影响收录及权重。
  另一方面,真正的SEOer不只是为了追求收录、排名,快速的响应速度是提高用户体验度的基础,这对整个搜索引擎优化及营销都是非常有利的。
  对排名的影响
  基于XTHML标准的DIV+CSS布局,一般在设计完成后会尽可能的完善到能通过W3C验证。截止目前没有搜索引擎表示排名规则会倾向于符合W3C标准的网站或页面,但事实证明使用XTHML架构的网站排名状况一般都不错。这一点或许会有争议,但樂思蜀本人保持这样的观点,有异议者可以拿三组以上基本同等质量的网站对比观察。
  我想,这样的情况可能不是排名规则,最大的可能还是spider爬行网站时,出现以上差异导致收录质量的不同。
  毕竟廖胜于无,建议建站或改版的朋友们,技术许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DIV+CSS布局为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yy711865/archive/2012/09/11/2680557.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Waud.js – 使用HTML5降级处理的Web音频库
查看>>
2.6.29的一个节省内存的补丁
查看>>
酷客多小程序受邀参加 中国县域连锁药店发展峰会
查看>>
Android Dialog Activity
查看>>
ManjarorLinux操作笔记
查看>>
基于Twemproxy的Redis集群方案
查看>>
IIS6.0 + openssl执行版 + Windows2003--配置篇
查看>>
WIN10 64位 JDK的安装
查看>>
与中标软件达成战略合作 瑞星将自主安全做到极致
查看>>
【No.4 变量作用域】
查看>>
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zabbix告警
查看>>
Tomcat pool 发布脚本
查看>>
mysql 7下载安装及问题解决
查看>>
多对多关联映射(双向关联)见项目:me_many_to_many
查看>>
oralce9i备份的数据导入到oralce10g中的过程
查看>>
Silverlight C# 游戏开发:自定义鼠标(一)
查看>>
Python[8] :paramiko模块多进程批量管理主机
查看>>
异步加载js文件并执行js方法:实现异步处理网页的复杂效果
查看>>
Windows Home Server 常见问题
查看>>
CentOS 6.2目录服务之LDAP(一)
查看>>